北京大学袁明教授做客南强学术讲座
5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袁明教授应我校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南洋研究院之邀,在嘉庚主楼220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奉献了题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失重”的精彩讲座。副校长李建发出席讲座并向袁明教授颁授了南强讲座纪念牌。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南洋研究院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顾问庄国土教授主持。
庄国土对袁明教授做客厦门大学南强讲座表示欢迎,并向在场师生介绍了袁明教授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工作,同时对本次讲座的主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袁明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鲁迅先生的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题,生动而自然地引入到了本次讲座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失重。她首先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大现象进行了解析,并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精神世界的问题,通过对塞缪尔·亨廷顿的名著《我们是谁》、阿马蒂亚·森的著作《身份与暴力》和曾一度热映的美国影片《阿凡达》的文化解读提出了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即: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在问:“我是谁?”;在经济大转型的国家和社会,人们在问:“我信谁?”;在许多不发达、甚至社会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绝望地喊:“我找谁?”。袁明教授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家园的精神鸿沟进一步夸大,前途不容乐观。
随后,袁明提出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另一个大历史现象——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交融。她依次对欧洲文化、日本文化、英语国家文化、俄罗斯文化与印度文化的表征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全球文化潮流已经不再是重复西方对非西方的主题,而是各文明在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表达、自我定位,甚至与在争夺影响的范围。归纳起来,袁教授认为,全球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宗教性上升;第二,本土性凸显;第三,自下而上的文化定位冲击着自上而下的价值体系;第四,地区文化中心活跃。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与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袁明在讲座的最后提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正在催生一个新的文化地图,那么对于中国来讲应该如何把握此次机会?她认为,这不仅要求中国具备全球视野,更要注重文化自觉问题,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精神资源创造公共文化产品。袁教授指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的精神高度,而大学则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负有重大的人文使命。
整场讲座由浅入深、引经据典,博得了现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前,袁明还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一一解答了大家的提问。
本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师生深入了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学术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我校与北京大学之间的校院交流,增进了学校友谊,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范式。
(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南洋研究院 陈栋 高源)